通讯员(舒鑫才 万佳灵 周歌)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育新人、强根基、促发展”的战略使命,统计与数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持续擦亮“梧桐树实践团”特色品牌,精心组织“读懂中国·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向全国26处城乡单位寄送50封社会实践介绍信,引领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在调研中砥砺家国情怀。
本次实践紧扣双创赛事导向,聚焦六大实践主题,围绕“发展成就、美丽中国、文明文化、红色专项、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组建33支实践队伍,共190余名统数学子深入山东、广东、河北等26地城乡开展调研。通过“统计+融媒体”矩阵在中华网、人民日报等校内外媒体平台发布推文50篇、新闻报道105篇及视频39则,全网阅读量超50万次。实践团队以专业优势赋能基层治理,在田间地头践行青年担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统数人的实践华章。
发展成就·建设成果迈辉煌
文旅融合以文化带动产业升级,成为驱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冰雪奇缘队深入“冰城”哈尔滨,探访亚冬会场馆,解码“白雪换白银”的冰雪经济密码;鲁企袖子加油干队对话鲁商,实地调研博兴金属板材、厨房设备等产业集群,提炼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博兴样本”,为乡村振兴注入统计智慧。
美丽中国·风清水绿守蓝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齐心协“绿”队走访武汉17个绿色驿站,开展社区生态服务调研,助力惠民工程落地;西塞山护卫队深入黄石矿冶遗址,挖掘“生态伤疤”向“文旅明珠”嬗变的治理智慧,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转化路径。
文明文化·薪火瑰宝永传承
以匠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创新激活传统基因,谱写“文化自信”的青春诗篇。六六大顺队深入佛山醒狮故里,探寻醒狮民俗内涵及其现代化发展;剪梦江城队执剪裁云,让千年剪纸艺术焕发时代新韵;簪花行队指尖生花,以传统簪饰勾勒东方美学新境;巷陌寻新队穿梭历史街巷,探寻商文旅融合新范式;釉光拾彩队触摸瓷都窑火,绘制“非遗+文旅”振兴图谱。
红色专项·百年峥嵘铸中国
红色文化是党的精神基因库,它记录了我们党在艰苦岁月中取得胜利的经验和教训。寻迹燕赵红鹰队深入冉庄地道遗址,触摸烽火岁月留下的战斗智慧;星火中队对话青岛纺织博物馆,让百年纺机声与新时代创新节拍共鸣;红色基因实践队伫立橘子洲头,将“中流击水”的革命豪情转化为“复兴路上”的青春动能,在红色热土书写时代答卷。
民生福祉·砥砺深耕为人民
“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乡村桐梦”党员实践队精选通城特色产品,以电商直播助农增收,促进产学研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海韵康行队实地调研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康养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智库支持;黄山核桃香韵队扎根杞梓里镇,让山核桃产业插上数智化翅膀,以青年智慧激活小核桃大产业的乡村振兴链。
中国之治·变革创新共进步
为响应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与完善政策,“事儿好办”实践队走向河北省巨鹿县调研基层治理数字化新途径,深入探访该县以数字化、网格化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企业数据资产评估团队为探索国家治理创新和完善之路,实地走访调研湖北省行业重点企业以探索企业数据资产质量优化路径;“蔬”心如意队以湖北省宜昌市问安镇为例,聚焦农产品物流配送领域,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走向可持续化发展轨道,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与农村经济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亦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五十封介绍信化作三十三篇调研报告、五十万+全网传播量,统数学子以“理论宣讲+实证调研”的复合实践,让统数思维在基层治理中迸发智慧火花,用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中搭建发展坐标。这既是新时代青年的“知行合一”,更是统数学子服务国计民生的生动注脚。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梧桐树实践团”品牌建设,在培养“数理见长、人文筑基、视野纵横、锐意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道路上,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用青春之笔书写“经世济民”的时代答卷。